close

給學生的第一封信,〈生命意義的追尋〉

 

我任教兼課的幾所學校大一國文都強調「生命教育」,換言之,校方想透過文本引導學生思考自我生命的價值以及方向。

有些同學們可能覺得上這種「國文課」很沒意義,因為這些同學可能很清楚自己生命的方向,例如考公職、當國小老師或大學教授、考律師、考導遊……,或者還不清楚生命的方向或自己生存的價值,但總之,生命的方向不是國文課就是了!

   我瞭解,沒有人生命的方向是張曉風的文章或鄭愁予的詩,因為我們和這些作家的生命歷程不會一樣,那麼,我們的國文課為什麼要上這些文章呢?因為老師跟大家一樣,我們不是全知全能的,我們不知道我們確切的未來方向,我們藉由對文學作品的分享、課堂的討論,一起尋找自己生命的方向、生活的方向。

很遺憾,老師自己可能也不知道我未來的生命價值或意義在哪裡?成為更有名的詩人、努力寫論文成為大學教授?或者去考個教育部認證的華語師資?

但我們的生命可不是只有這樣的,我們還可以歡笑或哭泣,覺得對世界無聊或有挫折時還能用正面陽光的態度來看待所有身邊的事物,不是美術系的同學也能到美術館欣賞藝術品,不是語教系或文學系的同學也能夠欣賞古典文學或頂尖的文學作品,我們也可以粗淺地聆聽古典樂的優雅與燦爛,我們出去旅遊時,不是「哇!這裡好漂亮」,而是能確切體驗到這個地方的人怎麼生活,這樣的風景怎麼樣成就它自己的人文色彩,這樣的風景怎麼感動了許多藝術家或作家,感動你跟我,我們有更寬闊的胸襟來面對我們的世界。

我們的國文課就是如此,讓我們認識專業以外的世界,也讓老師認識了不同科系的你。老師的生命中也不是只有中文系的學科,不是只有詩,我也會逛美術館、文化中心,聽古典樂或周杰倫,也上網掛ptt,常看電影,看九把刀,看「海綿寶寶」,老師也研究命理和投資,也到東海大學進修過法律學分。我們的世界如此廣闊,老師並不會把自己限制在文學或詩裡,用更廣闊的心胸去面對我們活著的世界,我們自己的世界也更開闊。

很可惜的是,我們的時間並不多,我們還是得把許多時間留給我們的專業,跟我們未來息息相關的學習,例如,我們要考公職、考老師或律師、考導遊,這些都是我們必須花費大部分時間努力的,我們大部分的人就是在有限的才華和有限的時間裡努力摸索和創造自己的生命價值,但,老師希望,至少我們還有「上國文課」的時間,我們可以在這樣以「生命教育」為核心的課程中,分享並討論彼此生命經驗,讓自己在未來成為更好的人。

知道嗎?未來是一張沒有固定路線的藏寶圖,我們在時間中尋寶,把時間和精力花一點在自己非專業或非興趣的範圍,也許哪天我們會找到我們生命路線以外的寶藏!

所有的生命經驗不會沒有意義的,不論是不是我們的國文課,請不要對任何自己沒有興趣或非專業的領域說「這沒有意義!」而否定了自己豐富的未來、無限的可能。2012/317 18:51

 

收錄於《教室外的國文課:給學生的六十封信》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558698

1555496_10152562639507576_904086872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h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