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不知道要讀什麼書嗎?

 

   我蠻喜歡看網路小說的,網路小說適合休閒、不想花太多腦筋思考的時候閱讀。我有時也會上網路小說的討論社群,去看別人對某本網路小說的看法。

   在網路小說的討論社群裡,經常見到有人發標題為「書荒,求書單!」之類的文章,主要內容就是說明自己已經讀到沒書好讀了,希望網友能推薦幾本某些類型的書。

   這種讓我覺得非常疑惑。嘿,大陸起點中文網站,每天不曉得幾百萬字在上面更新,不然的話,書店、圖書館裡面也好多好多書,怎麼可能有書荒、沒有書好讀的情況。

   不過我也能稍微理解那種「不知道要讀什麼書」的困境。

   在我大學的時候,那時零用錢比高中時代多,而且正是求知若渴的年紀,走進校園裡的書店,總想買幾本書,可是不知道從哪裡入門。

   而即使到現在,我還偶爾會埋怨自己怎麼浪費錢買了不太值得讀的書。(這得稍微抱怨一下賣膠裝書的出版社,很多膠裝書都沒內容吧?因為怕讀者在書店裡就發現沒內容、因為內容簡略到讀者站在書店十分鐘就翻完了,所以才膠裝起來吧?)

   總之,選書、買書是一件不太那麼容易的事。

   但也不到「沒書好讀」的地步……

 

   就我閱讀網路小說、輕小說的經驗,的確這類小說因為「輕」,所以大概讀一兩遍就覺得沒那麼有趣了,因此會有不知道接下來會有讀什麼書的情況。

   但「讀好書」就比較可以避免這種情況了。

   例如古代儒家學者,一本《論語》,一本《詩經》之類的書就可以讀一輩子哩!

   我想我們中學時代都讀過《論語》,那麼簡單的字句為什麼需要用一輩子來讀呢?

   因為古代儒家學者並不僅是讀文字,腦袋裡浮現「哦,我知道這一頁在講什麼了。」然後就翻到下一頁。他們會去思索,為什麼孔子這麼說,這麼說還隱藏什麼深刻的意涵,我們怎麼把這句話運用在現實生活中。這麼一來,讀《論語》不僅是知道意思而已,而是「真正有用」,可以「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書。

 

   唔,我就別當個老古板談《論語》這種只會在國文課裡看到的書好了。

   事實上,很多小說也值得一讀再讀。

   在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裡,主角把費茲傑羅的《大亨小傳》讀了五遍喲!因此我也買了這本《大亨小傳》,同樣讀了五遍。

   而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我讀了四十二遍,赫拉巴爾的《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我讀了三十七遍,同樣赫拉巴爾的《過於喧囂的孤寂》我讀了十五遍,J.K.羅琳的《哈利波特》第一集,我讀了九遍。

   以上只是隨意舉例了幾本書,還有更多書我都讀了三遍以上。我曾說過讀書就像看風景一樣,有些人每年夏天或去墾丁或花東海岸,為什麼相同的風景要再去一遍?

   因為每一次都會有相同或不近相同的愉快心情。

   讀一本好書也是一樣,可以讀很多遍很多遍,每一遍都可能注意到之前沒注意到的句子或情節,有時甚至可以聯想出作者沒想到的文字意涵。這是閱讀有思想性好書的樂趣。

   選擇一本好書,重複讀它,就像反覆觀賞美麗的風景。而且書本的風景只會讓我們更有智慧、生活得更加圓融。

   如果真的不太想重複閱讀某些好書,再不然……就去讀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好了,這是大家公認的好書,但很少人讀完。(笑)

 

1520821_10152475704225744_1154273129_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angha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