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書評 (41)
- Jan 08 Wed 2014 06:56
(書評)吉莉安.弗琳《控制》
- Jan 07 Tue 2014 22:25
(書評)卡勒德.胡賽尼《燦爛千陽》
- Jan 07 Tue 2014 17:14
(書評)護玄的《異動之刻》
- Jan 06 Mon 2014 18:52
(書評)《五歲時,我殺了自己》
《五歲時,我殺了自己》
五歲時,我殺了自己
When I Was Five I Killed Myself
這本書的封面上寫在法國,第一部與《小王子》、《麥田捕手》兩大經典齊名的當代作品。
但事實上,我覺得《小王子》、《麥田捕手》比較好看。
可是這本書也有自己的優點,這本書的優點是把小孩的視角、說話的神態,觀察事情的角度描述得非常傳神,讓人覺得,唔,真的有這個小孩。
這個小孩實際上不是殺了自己,而是殺了自己的玩伴潔西卡,但他似乎不太理解的樣子,只是覺得自己的生活改變了,被帶到兒童託管住宿中心。
作者彷彿把一個問題兒童的心理和看待事情的態度都寫得很精確,可以讓成人讀者閱讀時,從這樣的一個角色去看所有成人世界發生的事情。
對我來說,這本書給我的思考就是,換一個截然不同的角度看世界,這個世界又會是怎麼一個樣子?
評價:3顆星/5顆星
- Jan 01 Wed 2014 00:57
(書評)九把刀"獵命師"
今天讀了獵命師5-16
(還讀了其他書,別問我怎麼有時間看那麼快,九把刀有免費的電子書app可以隨時閱讀。)
獵命師是非常具有創意,視野也相當龐大的小說。
九把刀的文字很熱情,即使他分心做其他事,也能夠在小說中看見他對說故事的熱愛。
但就如同其他"獵命師書迷"所說的,
九把刀後來把獵命師寫得有點鬆散。他沒有想要掌握好整個故事大架構的企圖。他只是想說故事。
其實我們可以從羅貫中三國演義來看,
三國演繹從黃巾起義到三家歸晉,時代長,人物多,
但羅貫中透過幾個主要角色連帶出其他次要角色的情節出來,
到末期,蜀國諸葛亮死掉後,其實蜀國還有相當長的國祚,但羅貫中沒有給它相同的篇幅。
因為主要的主角群都死得差不多了。
透過主要角色來控制篇幅和敘述的結構是寫這樣宏偉巨著應該注意的。
(我不是上小說課,所以隨便說說而已。)
- Dec 30 Mon 2013 19:22
(書評)肆一《可不可以,妳也剛好喜歡我?》
肆一的文字簡單,稍微帶有節奏感。
前兩本書我總共閱讀超過15遍,但他的文字和內容其實都差不多,可能讀一本就好了。
這一本書是膠裝的。
買了以後,發現這本書文字更精簡,但思想和內容跟前兩本很像,而且很多句子對於老讀者而言,是非常眼熟的。
呃,雖然肆一的每一本書都有療癒的功能。
但可不可以寫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啊?(笑)
- Dec 29 Sun 2013 00:38
(書評) 九把刀《臥底》
九把刀《臥底》這本書是一本天帶奇特「兇命」的人類主角被吸血鬼咬到,在因緣巧合下成為「不怕銀、不怕日光」的半吸血鬼。
警方讓主角潛入吸血鬼中臥底,希望能消滅臺灣的吸血鬼。但主角直接告訴吸血鬼老大「上官」,自己就是臥底。
主角是一個非常善良,希望人類和吸血鬼雙方都能和平共處的人,而「上官」也認同這種理念。但有一派吸血鬼希望能夠圈養人類。因此展開戰鬥。
這本書的所有人物,也都有九把刀一貫的風格,正義,熱血,有情,一點點愛情,而且不管幾歲的吸血鬼或人類都有一點點……耍流氓的中二病。當然這是作家風格也沒辦法,就像村上春樹小說的主角,一定跟人群有點疏離,喜歡爵士樂,喜歡看書。
總之,是一部流暢,輕快的通俗小說。
----
老實說,不論暮光之城或九把刀的吸血鬼。我覺得吸血鬼活了幾百歲,應該思想智慧非常成熟圓融,想想八九十歲的老人家吧?
活了幾百歲,即使是愚笨的吸血鬼,如果只學鋼琴,雖然大概不一定能跟蕭邦比,但應該也能把鋼琴彈得跟"蕭邦的徒弟"一樣好。
吸血鬼應該除了力量大外,內在思想或才華應該勝過人類幾倍啊?不然年紀都活在狗身上嗎-_-
- Dec 27 Fri 2013 08:04
其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本危險的書
其實《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本危險的書。
這本書非常宿命,可能作者宗教信仰的關係認為一切都是「註寫之手」完成的,人需要像鍊金術一樣「變得更好」,而且「在世界上的美一個人都有一個寶藏正在等待著他。」
這本書的情節、人物都非常簡單,最大的價值是勵志。
主角少年相信一個夢境裡的寶藏而去尋找,他是成功找到了宿命中的寶藏。在這本書告訴我們,堅持下去就會成功。
但很多事情得認清自己的才能侷限,確定知道自己真正的天命是什麼,而無法輕易地相信一個夢境作為宿命或生命的寶藏。更需要方法和思考方式才能成功。
- Dec 25 Wed 2013 17:07
書評:我的妹妹哪有這麼可愛!(12)
這本書用輕鬆有趣的筆法描述兄妹的家庭生活和宅文化,作者對於日本宅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輕鬆筆法闡述宅文化的思想真的非常出色。
網路上據傳日本書迷對這本小說的結尾非常不滿意。但我覺得這樣的結尾蠻精彩的,在這本書剛開始的時候,妹妹讓哥哥聽了好幾段錄音,是她錄給「未來的自己」的聲音,那段聲音有關對自己的感情剖析、對未來的期許。把過去累積下來私秘的情感和哥哥分享,也觸及了自己所期待的未來。讓我覺得非常感動。
這套輕小說真的很有趣而且有它的社會價值。
- Dec 19 Thu 2013 18:34
有川浩《雨樹之國》
- Dec 19 Thu 2013 18:32
郭敬明《小時代1.0》
郭敬明《小時代1.0》的筆法和寫《幻城》那種耽美夢幻的筆法相當不同,平實而流暢的筆法刻畫出幾個大學生之間以及社會職場上的人情世故,把情感的、校園的及社會氛圍的上海綿密的聯繫起來。在這本小說中,看那人物各自的情感思維以及互動過程中產生的情節故事,不但有趣味,對於「人」也能夠有更進一步的體悟。
- Dec 19 Thu 2013 18:27
《沒有資優班》
《沒有資優班》這本書的作者全家搬遷到芬蘭去,寫下孩子在芬蘭受教育的現象。
這本書除了文字外也有圖片,而且作者並非教育人士,因此文字非常生活化,沒有什麼教育理論也淺顯易懂,很適合家中有小孩的父母親閱讀。
閱讀這本書大概會對臺灣教育感到稍微地自卑,為什麼臺灣教育界有那麼多教育學者,但我們的教育仍然感覺到非常亂七八糟。我看見過教育大學裡那些在小學實習的實習老師們得依照大學要求去準備各種精美的評鑑資料來應付「實習成績」成果,到底這 樣形式化的教育會讓學生或得多少好處呢?
僵化教育思想的上一代(不論政府官員、教育者或家長)培養出僵化教育思想的這一代。大概就只能夠這麼說了吧?
在這本書提到「我們尊重每個獨立自主的個體,因為我們非常需要各種不同的人才。」事實上,這樣主張的確不可能在台灣教育體系下被伸張,首先學校用各種制度限制教師,統一教材,評鑑,網路表單填寫,教案,研習……在這樣「教育不信任教師」的前提下下,老師也只能以「教師不信任學生」去限制學生的學習進程。
這本書裡也提到芬蘭人問:「對老師做評比的意義何在?」
也許評比是有意義的,但在大學裡好教的科系,只教授系上專業科目的教師評比分數永遠比教通識課程的評比分數高,造成優秀的專任老師擔心評比分數過低而不願教授通識科目。也讓學生只在意自己的成績,而不是在意「學習」是為自己負責這件事。
這本書讓我們知道芬蘭的教育制度無疑是比臺灣出色的。但我也不認為直接讓芬蘭的教育學者來主導臺灣教育有效(就像教改失敗那樣),因為家庭教育裡,我們這樣注重「別人目光」(成績)早已經在我們上一代形成。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需要相互配合啊!
但我仍然覺得這本書非常適合那些主導教育官員和教育學者閱讀。
- Dec 19 Thu 2013 18:24
《偷書賊》
的故事背景是在二次大戰,納粹統治的德國。
主角這個小女孩偷了第一本書(其實是用撿的)以後,對於書有一種莫名的喜愛。但因為貧窮和戰爭讓她沒有機會擁有太多書本。這是一個描寫苦難時代中小女孩怎麼透過擁有書、閱讀書去堅強活下去的故事。
很特別的是,作者利用了「死神」的角度來敘述「偷書賊」的故事,有第三人稱的冷靜觀察、也有第一人稱的優點。
是很棒的好書。
- Dec 19 Thu 2013 18:24
《人造衛星情人》

比起《挪威森林》,村上春樹在《人造衛星情人》中刻意加了一些東西,音樂、個人思想性的東西,這樣的敘述會更有村上春樹的風格,文字也更顯得華麗。相較之下村上春樹的最新作品《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巡禮之年》會比較平實,我本來以為村上退步了,但仔細讀了《人造衛星情人》後,才發現村上其實是進步了,他繁複、炫技(就是反覆敘述思考性語言的敘述)的文字多少會妨礙讀者閱讀情節,而過多關於書籍和音樂知識的鋪陳事實上也會破壞情節的節奏性。
因此《挪威的森林》或《沒有色彩的多崎作與巡禮之年》都比《人造衛星情人》好得多。
人造衛星情人
作者:村上春樹
譯者:賴明珠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1999/12/01
- Dec 19 Thu 2013 18:23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赫拉巴爾 是我近期最喜歡的書。如果有注意到我臉書上「以麥當勞為背景的書籍」照片朋友,可以注意到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消失了好一陣子,取而代之經常出現的是《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這本書描寫一個飯店領班從學徒看見富貴人物的繁華,決定努力賺錢並立志經營了飯店,最後他經營了飯店也因為戰爭而結束營業,甚至因為身為捷克人娶了德國妻子而被放逐服勞役。
故事雖然有些悲傷,但赫拉巴爾擅長用輕鬆有趣的筆法來描寫悲傷沉重的故事,讀起來非常愉快。這本書比起之前介紹的《沒能準時離站的列車》涉及更多兩個國族相處的情節,但我喜歡《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對於民族相處的敘述,主角尊重捷克人與德國人的關係,但對於德國人歧視捷克人或主角自己沒有把怨恨之類的負面念頭表現出來。
好像整個人生無可奈何就這樣了……
讀完這本書讓我想到〈黃粱一夢〉之類的故事,用有趣的筆調寫這樣的生命成長、生命經歷讀起來感覺很有收穫,而且不會太沉重。
昨天本來想要讀的……可是突然發現好像沒那麼有趣了,仔細計算了一下,原來我近期內讀了15遍。-_-
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
作者:Bohumil Hrabal/著
譯者:劉星燦,勞白/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3/11/01
- Dec 19 Thu 2013 18:22
一的力量
澳洲作家布萊思.寇特內所寫的《一的力量》是這位老先生在55歲的第一本作品,也是成名作。
這本書號稱虛構自傳體的小說,其實是一個南非白人小孩的生命成長故事。
透過苦難的歷煉而成長,對於人格,種族,國族的平等看待,讓彼此生命得到尊重。
是一本很棒的書,讓我想起赫塞的《生命之歌》,雖然《一的力量》太厚了,但劇情豐富很多,而且人物也更加真實。
The Power of One
作者:布萊思.寇特內
原文作者:Bryce Courtenay
譯者:李維拉
出版社:繆思
出版日期:2008/06/27
- Dec 19 Thu 2013 18:21
情書
果然讀推理小說、寫推理小說可以鍛鍊腦袋啊!

作者:連城三紀彥
原文作者:Renjo Mikihiko
譯者:王蘊潔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6/07/02
- Dec 19 Thu 2013 18:20
《請照顧我媽媽》

言歸正傳,這本韓國知名小說申京淑所寫的小說雖然前言提到作者希望自己的文字被讀者讀到就能辨識出來,但我們讀翻譯本,文字很難辨認出作者風格。可是這本書他從幾個家人的角度來敘述關於「媽媽失蹤」這件事的感想以及從追憶的角度描寫媽媽辛勞一生的過往。
作者很細膩地描寫出一個「活生生的母親」會有的辛苦姿態,非常真實,也能夠讓我們想到自己的母親,這是很棒的一本書噢。
請照顧我媽媽
Please Look After Mom
作者:申京淑
譯者:薛舟、徐麗紅
出版社:圓神
出版日期:2011/04/25
語言:繁體中文
- Dec 19 Thu 2013 18:19
地獄公主漢堡店
我很喜歡吉本芭娜娜不論描寫什麼題材都會讓人感到溫暖、幸福和堅強的風格。《地獄公主漢堡店》也是這樣的一本書,她描寫一家經營漢堡店人家的女兒在母親過世後,跟父親以及舊情人(家中養子)、自己的情人和舊情人的妻子相處的過程,同時也表現出吉本芭娜娜對於食物那種既溫柔又幸福的看法。
從《廚房》的情節或《王國》裡奶奶的草藥,所有可以放進嘴巴裡的食物,吉本芭娜娜總能讓讀者看到那種溫馨的敘述。
的確,不論什麼樣的食物都會可以讓人有溫馨的感覺啊!
我很喜歡吉本芭娜娜對於人無可奈何得殺生,吃肉的敘述:
我們的夢也會像牛排、漢堡一樣,被某個東西吃掉而消失……
站在店裡,為了能吃得幸福一點。……想到吃掉生命、生命被吃、藏在其中的絕對力量時,我明白了。沒錯。生命就是吃與被吃……
看完這本小書,會讓人覺得幸福如此靜謐、安祥以及具有龐大的重量卻又小心翼翼地被呵護著。
作者:吉本芭娜娜
譯者:陳寶蓮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3/08/12
語言:繁體中文
定價:250元
- Dec 19 Thu 2013 18:17
惡人
吉田修一《惡人》是讓我反覆讀了好幾遍的書。這本書的一開頭時間線跳來跳去,一開始讓人感到情節緊湊同時也敘述了不同角色對於「主要情節」的背景。這是很棒的開頭,很容易吸引人繼續閱讀下去。
這本小說的情節相當曲折,雖然在開頭已經破題告訴讀者哪個傢伙才是壞人,可是已經把答案告訴讀者還能吸引讀者繼續看下去更顯得吉田修一的寫作功力。
從善於說謊掩飾自己的女主角(被害者)、女主角的家人、同事,兇手和兇手的家人,嫌疑犯和嫌疑犯的朋友,看似簡單卻複雜的立場、思考和情感,使得這本書非常耐讀。
雖然眾多讀者認為這本書最值得思考的是「惡人是否為惡人」,可是我覺得這本書最棒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生存的立場,和因為邂逅而產生更複雜曲折的人間故事。
作者:吉田修一
譯者:王華懋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