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談談如何讀懂一本書的方法。
之前提到我覺得我懷疑自己有「閱讀障礙」,讀書不夠專心,很難理解書本的內容,而且如果書本內容艱澀的話,想要讀懂這本書就更困難了。
但我攻讀中文博士學位時,呃……不管怎麼樣都得讀書啊,當時指導教授要求我從「現象學」等西方哲學切入文學作品來進行研究。
可是我沒有修過「現象學」或任何西方哲學的課,在以企管金融為主的大學裡也沒有開這方面的課程,甚至學校裡也沒有任何一個老師的專長是「現象學」。我只好去圖書館搬西方哲學的書籍,一本一本地來讀。
差不多這樣讀了半年,把學校圖書館裡所有西方哲學的書都讀了一遍,問我康德在講什麼?胡塞爾在講什麼?海德格在講什麼?尼采在講什麼……我完全不知道,想要用簡單幾百個字來解釋「現象學」對我來說仍然是不可能的任務。
怎麼辦呢?
我只好再讀一遍,重新到圖書館裡一把所有西方哲學的書在讀一遍。這時候就開始對西方哲學有一點點的概念了。
這樣的閱讀經驗也符合西方詮釋學裡所提到的「詮釋的循環」。
什麼是詮釋的循環,也就是我們要理解「整體」的內容得由「部分」來理解,要理解「部分」的內容又得從「整體」來理解。實際例子來說,觀察一隻大象,得知道一整隻大象長什麼樣子(整體),同時又注意到大象的耳朵、頭、鼻子、身體和腳(部分)。這樣才能掌握到所有有關「大象」的內容。
但我們在初次閱讀時,沒有辦法同時掌握到書本的「整體」的結構和「部分」的細節,只好不斷反覆閱讀才能夠理解書本的內容(正如同反覆觀察大象)。
所以如果在沒有老師或先掌握這本書內容的人指導下,想要讀懂該書,反覆閱讀是我認為最能夠快速掌握書本內容的方式。
即使非常艱澀的書,我們每次閱讀只要讀懂1%,理想狀態下,讀100遍就能夠理解到百分之百了。
當然想要完全百分之百掌握一本書的內容對於平凡如我的人來說有點困難,可是只要多讀幾遍,也就覺得這本書我稍微能夠理解,覺得對我有幫助,這樣就夠了。
因此閱讀一本自己覺得艱澀的書,反覆閱讀是最簡單、快速理解這本書的方式。
----------------------
其實我沒打算寫一本教人閱讀的書,因為以我的學歷,年紀或職業都還不夠資格寫這樣的書。
只是隨手寫寫,讓大家參考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