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你的!喜歡給別人建議的討厭鬼
很多人都喜歡給別人建議以顯示自己比別人高明,
彷彿給別人建議越多,自己就越厲害。
我討厭那些超喜歡給別人建議的人。
我身邊有很多人大概覺得我很需要建議,
常常不請自來地主動給我一堆建議,
我記得有一次我參加詩人間的詩社聚餐時,
有個詩社女性同仁看到我坐著吃飯就跑過來跟我說話,
建議我要多跟別人聊天說話。
這還不打緊,最後她還做了握拳的手勢大聲說了加油!
……我只是想安靜吃飯而已。
有必要像運動會幫選手打氣那樣幫我加油嗎?
後來,我開始寫輕小說。
有個熱心的輕小說寫作者在網路上主動丟訊息給我,
然後告訴我他買了我的書──
「很感謝,謝謝。」
不過這倒是讓我覺得困擾的起源,
他那時經常丟訊息說我的輕小說作品哪裡寫不好,哪裡應該怎麼寫……
他說到最後,還會提及「你應該去看XXX的作品!那是神作!」
「……我看過了。」在寫輕小說前,我可是花了很大的心思用功。
「神作要多看幾遍才行。」
──我看了超過十遍以上,我根本懶得跟他對話了。
而且,我也很受不了這類過於熱血推銷自己喜愛作品的動漫宅,
他們經常把自己喜歡的作品稱呼「神作」,
相對其他作品全部都是「糞作」來顯示自己的優越感。
「……還有,你應該看XXXX動畫,那跟你寫作的題材很有關連性。」
「我不想寫這類題材了。」
「我還是建議你要看,還有OOOO動畫和XXOO動畫。」
我建議、我建議、我建議、我建議………
我在網路上最害怕的就是收到他傳來一大堆內含「我建議」的訊息,
看似熱心卻像把自己當成小學老師似的。
熱心當老師教導別人到孟子口中卻成了缺點,為什麼?
在幾千年前,孟子就發現有些人個性就是自以為是,
喜歡當老師,不讓他當老師,他心裡就不爽,他認為自己比別人高明啊──
那個輕小說寫作者的確有這種自我以為是的傾向,
有一次我在臉書上討論輕小說《涼宮春日》中加入了數學解迷增加了輕小說的深度。
他馬上留言說,現在「文學」沒有什麼人要看,
你在輕小說裡加入文學根本OOXX──
當然「文學」也可以增加輕小說的深度,
但我在那篇文章裡完全沒有提到「文學」這兩個字。我只能猜測他閱讀文字能力不太好,
或者對我是文學博士有成見,而自以為是地又給了一大堆建議……
他的自以為是程度還不僅於此,
有一次我在臉書上討論赫拉巴爾《我曾經侍候過英國國王》(小說,也有改編電影)這本書。
這位輕小說創作者又跳出來留言說
,這就是傳說中沒有標點符號、沒有分段落的小說──
……我怎麼不記得《我曾經侍候過英國國王》是沒有分段落的小說?
最後,我在網路上封鎖了那個傢伙,眼不見為淨。
不過除了那傢伙以外,我身邊還有許多愛亂給建議的傢伙,
很多以前的朋友看到我都會建議:
「你怎麼不寫詩了?你應該繼續寫詩!」
對於這些愛胡亂給建議但又顯得很熱心的傢伙,
我很想跟他們說:「人之患,好為人師。」
不過,我想他們可能聽不懂,我想應該要更直接一點,
引用電影《父後七日》裡的台詞:
「我幹天幹地幹命運幹社會,你又不是我老爸,管我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