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進階的閱讀者--去批判和質疑書本內容
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讀書不能對書本內容完全相信哩!
寫書的作者受到自己立場的侷限,思考和表達方式也不一定能盡善盡美,因此完全相信書本內容的話,就是「書呆子」啦!
不過這句話很容易變成了人拿來作為不讀書的理由,說--孟子也認為「無書」比較好呢!
事實上,大家當然知道孟子不是這個意思,孟子這位老先生希望我們讀書能夠不拘泥於書本,能審慎時勢、靈活運用。
說起孟子「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我就想起我讀博士班時候的事情。
那時候我每次上論文指導教授的課時就非常緊張,她在課堂上總會質問我們對於上課講義或書籍的某段內容。她的問法並不是:「你覺得這段論文的意旨是什麼?」
而是這篇論文的這一段、這一行,你覺得哪裡寫不好?為什麼寫不好?
通常我們研究所的課堂上所讀的論文或書籍都是國內傑出學者的著作,想要從中找出缺點或立論不確實的地方相當困難。但為了回覆老師的要求,就得努力找出那本書或論文的缺點出來。
我們得先預設立場,沒有一本書是絕對完美、正確的。
因為沒有絕對正確的學問,所以人類的文明才會不斷進步啊!
可是想要找出一本書或書中一段文字的缺點,去質疑和批判其實並不簡單。事實上得我們先精讀這本書或這段文字才行,要去仔細閱讀、反覆思索,等到完全掌握作者筆下意旨時,才能夠做正確的批評。
能正確的批評書本內容時,也代表我們能夠掌握書籍的精髓;不然只是胡亂批評而已。
一個願意提出批判和質疑的進階讀者,其閱讀過程大概有三個階段:
一、 精讀、熟讀書本內容。
二、 提出對書本的質疑和批判。
三、 就自己的智慧和立場提出更妥善的解答。
這樣的閱讀過程,實際上是「思考性閱讀」、「創造性閱讀」,創造出新的知識、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智慧。我想我在博士班時,那指導教授的上課方式就是為了磨練學生去思考、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式出來。
我們都知道書本的知識或內容不能照單全收,但到底什麼有用?什麼對自己而言可能是錯誤的,不去精讀、熟讀書本內容怎麼會知道?
不去對書本提出質疑和批判而且在最後思索出更妥善的解答,這本書可能就無法提供我們最大的用處。
因此進階的閱讀者是懂得去質疑和批判書本的內容,選擇書中正確且適合自己的知識吸收,放棄書中不適合的內容。
最後,我們會瞭解批判和質疑書本內容並不是為了否定書本,而是是奠基於這本書的知識而讓我們激發出更好的智慧出來。
留言列表